C++线程级异步
async
async做到的只是简单的线程级异步, 并非像boost:asio那样的内核级异步, 其优势大概也就是简单了.
因此只适合做一些简单的异步任务, 但是其功能和线程池重合, 如果使用了线程池就没有必要使用async了.
1 | |
future
future内部可以封装一个类型, 这个类型的值在一开始可能并没有被计算出来, future可以通过调用get获取这个值, 如果值已被计算出来就马上返回, 还没就阻塞在这里等待.
1 | |
其关键点在于 :
存在时间跨度 :
先给出future, 在之后再调用get, 在获取结果之前可以有更丰富的操作, 并且有时间跨度才能有对异步的支持.
对异步并行的支持 :
有时间跨度 + 线程间通信, 使得future可以让异步操作有了返回值的功能, 可以跨线程接收异步操作的结果, 当我们可以使用其他线程执行任务并返回内容到主线程时, 我们可以利用并行的优势提高运行效率.
那么关键在于如何产生一个future?
大体有三种办法 :
async :
async可以接收一个函数对象, 将其放到一个线程中去执行, 会返回一个future对象, 其封装类型就是该函数的返回值, 当另一个线程中的该函数执行完就会填充这个futur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利用future + async可以实现并行计算
#include <vector>
#include <future>
#include <numeric>
int parallelSum(const std::vector<int>& data, size_t start, size_t end) {
return std::accumulate(data.begin()+start, data.begin()+end, 0);
}
int main() {
std::vector<int> data(1000, 1); // 1000个1
// 分成4部分并行计算
std::future<int> fut1 = std::async(std::launch::async, parallelSum, std::ref(data), 0, 250);
std::future<int> fut2 = std::async(std::launch::async, parallelSum, std::ref(data), 250, 500);
std::future<int> fut3 = std::async(std::launch::async, parallelSum, std::ref(data), 500, 750);
std::future<int> fut4 = std::async(std::launch::async, parallelSum, std::ref(data), 750, 1000);
// 合并结果
int total = fut1.get() + fut2.get() + fut3.get() + fut4.get();
std::cout << "Total sum: " << total << std::endl;
return 0;
}promise :
向promise中填充类型, 使用get_future()便可以返回对应类型的future. 可以让其他线程传入promise对象, 其他线程可以在适合的场景调用set_value来填充future. 这算是future最基础的用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std::promise<int> result_promise;
auto result_future = result_promise.get_future();
std::thread t([&] {
// 耗时计算
int result = heavy_computation();
result_promise.set_value(result);
});
// 主线程可以做其他事情
do_something_else();
// 当需要结果时
int final_result = result_future.get();
t.join();packaged_task :
该类型可以封装任务(函数回调), 并返回获取该任务对应的返回值future. 人话说就是对一个函数进行改造, 使其return的那个返回值可以被future获取.
1
2int foo(double, char); // 函数签名是 int(double, char)
std::packaged_task<int(double, char)> task(foo); // 匹配签名可以理解为functional和promise的组合, 我们可以传入函数来放入packaged_task, 注意前面模板参数存入的函数前面要与放入的实际函数匹配.
于是我们就可以从中获取future :
1
2
3std::future<int> fut = task.get_future();
// ...
int ret = fut.get();
有了上面三种产生future的方法后, 我们就可以将future嵌入到一些需求异步的场景中 :
以线程池为例, 下面是最简单的一种线程池 :
1 | |
我们会发现这个线程池非常僵硬的一个点, 就是只能投放无参数无返回值的任务, 其他任何类型的任务都无法执行. 在学习了可变参数和函数绑定后, 我们可以实现投放任意参数的任务 :
1 | |
这里我们的思路是 :
每个任务线程都会从队列中取出任务并通过task();执行, 这种形式最好不变, 因此任务线程拿到的任务都是无参数的任务. 我们的操作要将传入的有参函数转化为无参函数, 这就要依赖可变参数和函数绑定了.
我们通过可变参数接收各种类型的参数, 只要函数重载匹配, 就可以将其绑定到对应函数中, 把原来需要的参数填满, 自然就变成无参函数了, 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其推入队列中, 注意这里推入的是[task]() { task(); }而非task, 因为就算绑定了类型也还未转变, 前者是在将函数调用的类型转化为function<void()>, 让其可以存入队列中.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处理带参数的任务 :
1 | |
但是我们会发现, 虽然现在线程池可以处理带参数的任务, 但是其实是获取不到返回值的!
仔细思考, 获取线程池任务返回值其实是一个经典的异步场景 :
- 任务会被投入线程池中, 在一个线程中去运行.
- 投入任务后主线程希望获取返回值, 但不知道线程什么时候执行完成并返回.
- 任务在线程中需要有一个手段可以与主线程通信并且传输返回值.
那么这个手段就是使用future, 我们来看使用future升级后的push函数 :
1 | |
我们的思路是 :
既然希望获取任务的返回值, 那么我们先确定这个任务返回值的类型, 并以此包装一个future, 交给主线程, 然后主线程再利用get获取返回值.
我们来一步一步分析代码 :
invoke_result_t:这是C++17引入的一种模板元编程, 其最终表现为一种类型, 该类型是其模板参数传入的函数回调及参数所指定函数版本的返回值类型, 人话说就是给一个函数和其参数类型, 我去帮你找对应的返回值类型, 这里面包含了对函数重载的考虑.
invoke_result_t<F, Args...>就是函数为F, 参数为Args…对应的返回值类型.std::future<typename std::invoke_result_t<F, Args...>>:实际返回一个包含了返回值类型的future对象, 外部就会通过这个对象调用get获取返回值.
return_type: 记录返回值类型.std::bind(std::forward<F>(f), std::forward<Args>(args)...):和上一个版本一样, 将参数绑定到对应函数中, 返回的是一个参数被填满的函数调用.
std::packaged_task<return_type()>(bind(...)):- 模板参数是
return_type(), 表示返回值类型为return_type, 无参. - packaged_task将bind返回的函数对象进行包装, 返回一个可执行的并把返回值存入futuer对象的任务.
- 模板参数是
make_shared:用来为包装过的任务对象添加智能指针. 主要原因是
packaged_task包装的任务C++禁止拷贝, 但是我们希望传给其他线程进行调用, 那么就只能使用智能指针共享了.res : 从task中取出的future对象, 用来传到外部.
[task]() { (*task)(); }:和上一个版本同理, 但这里由于我们把任务封装进智能指针中了, 就需要先解引用出来.
至此我们可以向线程池中投入有无返回值, 参数任意的任务了!
1 | |
by 天目中云